年輕的你,,為何沒有了工作動力,?
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職場枯竭,,日復(fù)一日地在湊合應(yīng)付?是不是覺得日子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,?
同樣一件事物,在不同的人看來,,或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,,都會有完全不同的發(fā)現(xiàn)。下雨了,,有的人會高興地說:“雨后的空氣好新鮮,,感覺真棒!”而有的人則會皺著眉頭說:“哎,,真討厭,,到處都臟兮兮的,。”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(jié)果,完全取決于人們不同的心態(tài),。
1961年,,美國作家格林尼寫了一本名為《一個枯竭的案例》的小說,書中描寫了一名建筑師因為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,,放棄了自己的工作,,逃往非洲原始叢林的故事。
從此,,“枯竭”這個詞進入了美國大眾的語匯,,后來被用在心理健康領(lǐng)域,用來特指從事助人職業(yè)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續(xù)情感付出而身心耗竭的狀態(tài),。有調(diào)查顯示,,企業(yè)白領(lǐng)、心理咨詢師,、教師,、醫(yī)護人員,、新聞工作者,、警察等職業(yè)人群是職業(yè)枯竭的高危人群。
“職業(yè)枯竭癥”又稱“職業(yè)倦怠癥”,,只是一種源自心理的疲憊,。眾所周知,愛情有審美疲勞,,再漂亮的美女,,看久了,也就成了“一般人兒”,。工作其實也一樣,,長期處在同一領(lǐng)域,對于相同的信息每天都要大量接收,,難免會產(chǎn)生感覺以及心理上的疲勞,,就會失去最初的新鮮感,感到乏味,、枯燥,,提不起精神,引發(fā)職場倦怠癥,。
于是,,有更多的人在湊合婚姻,也有更多的人在湊合工作,。每天踩著點來上班,,然后坐在電腦前,,瀏覽瀏覽新聞,慢騰騰泡上一杯茶水,,和同事侃上幾句,。好不容易開始工作了,也是本著能偷懶就偷懶,、能少干點就少干點的原則,,趁老板不在聊會兒QQ,給某個熱鬧的八卦論壇灌點水……工作嘛,,60分和90分都差不多,,何必費那么大勁呢?
失去了激情,,婚姻生活越來越寡淡無味,,工作也成了“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”的雞肋,。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職場枯竭,,日復(fù)一日地在湊合應(yīng)付呢?是不是覺得日子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,?
本文鏈接:/zcjh/86.html
版權(quán)聲明:如非注明,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 演示站 原創(chuàng)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和附帶本文鏈接,。
留言與評論 (共有 條評論) |
熱評文章
當(dāng)你提出離職被挽留時,,你是走還是留?
時間:2019-01-11
職場修煉手冊:千萬不要這樣做
時間:2019-01-11
努力工作一年,,如何機智地讓老板加薪
時間:2019-01-11
年輕的你,,為何沒有了工作動力?
時間:2019-01-11
壞人為何能在職場中春風(fēng)得意,?
時間:2019-01-11
職場防小人:幾招識破職場“心理陰暗”人
時間:2019-01-11